平衡针灸
平衡针灸
平衡针灸是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轴整合下,依靠病人自己打到病变靶位新的平衡。形成了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现代针灸调控模式。
平衡针灸是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全军平衡针灸中心主任王文远从上世纪60年代在继承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门现代平衡针灸学,具有取穴少、痛苦小、见效快、无副作用的特点。
取穴原则
区域性取穴原则 定位取穴原则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病变的部位来选取特定穴位。如腰痛穴(BP-HN2)、升提穴(BP-HN1)、精裂穴(BP-LE8)、痛经穴(BP-A1)等。
交叉性取穴原则 主要是指左右上下交叉取穴。如臀痛穴(BP-UE1)、升提穴(BP-HN1)、膝痛穴(BP-UE2)、踝痛穴(BP-UE7)、肩痛穴(BP-LE6)、肘痛穴(BP-LE4)等。
对应性取穴原则 主要是指前后、左右、上下对应的取穴原则。如乳腺穴(BP-B3)为前后对应取穴,偏瘫穴(BP-HN4)、鼻炎穴(BP-HN6)为左右对应取穴等。
特异性取穴原则 男左女右取穴原则主要是指在人体上治疗疾病的穴位有两个,男性取左侧穴,女性取右侧穴,是针对一次性治疗可以痊愈疾病。如感冒穴(BP-UE10)、过敏穴(BP-LE3)、降压穴(BP-LE12)等。
平衡针可治疗运动伤、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800多种疾病,总有效率99%,临床治愈率80%以上,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针灸专科、国家级推广技术和全军基层部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