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同一张纸 两个证书

时间:2023-04-20 16:15:30 作者:liujian 点击浏览:

  

我收藏中医药证章这些年,见到过各式各样的证书,但是最近收到的一张证书,却让我着实惊奇——同一张纸上,居然在双面印制了不同的证书,确实十分罕见。


先看一面,印刷宋体“上海市中医师学术研究会会员证书”,毛笔楷书持证人“陈贵润”,男,三十二岁,籍贯浙江省嵊县,字体潇洒;中间写“遵章入会,经审查合格,确与会章相符,应给证书,以资证明”;发证人是三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名中医——理事长张赞臣,常务理事陈存仁、秦伯未,签名章下各有一枚私戳;发证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一日”(1948年),日期上落“上海市中医师学术研究会图印”;证书编号为“中字第一七三号”。证书最左侧是半边骑缝章加编号。最右侧钢笔手写“人民政府浙江省卫生厅医师证书第七十一号,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五日”,说明这位陈贵润医师于新中国成立后在浙江执业。
再看另一面,最右侧大字书写“名誉证书”,红色套印:“名誉证书,本社以结合国医同志,研究医药学术,阐扬固有发明新知,共谋进展,以济人群为主旨。素仰先生德高术正、众望攸归,经同人等议决,敬聘先生为本社名誉社员,俾资借重,有所循率,谨具此书为证。中华民国年月日给。上海医界春秋社。”证书中央有水印“上海市卫生局注册”。
一面是上海市中医师学术研究会,另一面是上海医界春秋社,这两个民国时期的上海中医学术团体的证书怎么会印在同一张纸上?经仔细研究才发现,原来它俩本是一家。
1926年上海医界春秋社成立
1926年4月26日,上海名中医张赞臣、杨志一、朱振声等人,以“结合国医同志,共策学术之进展,增进民族之健康;唤醒同仁,团结一致,抗御外来侵略”为宗旨,组织成立了上海医界春秋社,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终止,历时十一年。该社贯穿于中西医论争激化的大部分进程,成为中医界团结自身、维护学术地位、与国民政府作斗争的重要阵地,是近代史上持续时间较长、活动范围较广、有着重大社会影响的中医社团。
上海医界春秋社的主要成员有谢利恒、朱少坡、夏英堂、丁仲英、杨志一、张伯熙、张赞臣、朱振声、许半龙、虞舜臣、方公溥等,都是当时有名的中医,由张赞臣任执行主席。在组织上,初设社长、评议长、理事长、编辑长及文牍长各一人;1927年改委员制,下设研究、编辑、宣传、经济、交际、文牍六股。上海医界春秋社成立后,即向教育部申请立案,并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二月三日向上海市卫生局注册,取得了上海市卫生局颁发的第二号注册执照,将其确认为研究中医学术的正式团体,为此后的社务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了扩大影响,上海医界春秋社的入社条件较为宽松,“凡是有志研究医学者,不分男女,不限年龄,不论医界非医界,均可加入”,对于初次加入该社者,需填写志愿书并缴纳入社费一元及当年年费一元。此后,每年只需缴纳年费一元即可。社员可获赠当年《医界春秋》月刊一份。此外,除一般会员外,还设置了名誉会员,“凡已经入社之社员(或同时入社者亦可)能一次介绍五人以上入社者,本社另给予名誉证书,以资鼓励”。今天介绍的这张纸的背面,即是这样的名誉社员证书。到1930年,社员人数发展到549人;到1937年,社员已达5000多人,广布于全国内地19个省市及中国香港,并及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
同年创办《医界春秋》月刊
上海医界春秋社在中医学术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创办了《医界春秋》月刊。该杂志创刊于1926年5月,最初由杨志一任主编,后因杨志一回原籍,改由张赞臣任主编,一直到1937年3月因日本入侵而停刊,是近代中医史上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中医刊物。其间只因特殊原因停刊四期,其余时间皆能按时出版、发行,并且每逢周年都会邀请名家撰稿,出版纪念刊一期。《医界春秋》月刊版面内容丰富,包括评论、学说、调查、医案、短评、纪事、药物、特载、杂俎、余兴等栏目,学术气息浓郁,在当时中医界享有盛誉。该刊以维护中医学术、反对西医侵略为己任,曾发表《医药团体对中卫会取缔案之通电》一文,反驳“废止中医案”,引起全国中医界热烈响应。总之,《医界春秋》月刊为维护中医学术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上海医界春秋社还发行《世界医报》周刊,并设立中国医药书局,先后出版《仲景学说分析》《中医基础学》《内经研究之历程考略》《中国外科学大纲》《内经类证》《国医讲义》《中国诊断学纲要》等十余种中医专著,并翻刻影印古本医学名著多种。
1947年改名为上海市中医师学术研究会
上海医界春秋社于1933年5月创立了中国制药社,“用科学方法将实验成功的国产秘药制成丸片、膏液等剂”,以发扬中药特色。张赞臣担任制药社经理,凡是医界春秋社社员及有志于中国制药事业者,都可投资为股东。该制药社生产了许多特色中成药,如独灵草丸片、辟疫急救丹、八宝拨云散、外科去腐生肌散、疳积六棱草、吹喉保咽丹、喉症噙化丸、痢独灵、宁坤宝和乾坤正气丸等。
为了向社会普及中医药知识,上海医界春秋社于1930年创办了中医药函授部,组织中医界人士编写各科讲义以供中医学校采用。函授部设有学制两年的普通科和学制一年的专修科。为了培养医学专门人才,1928年上海医界春秋社还创办了上海国医讲习所,由张赞臣主持,先后举办了《伤寒论》讲座、针灸学讲座、传染病讲座等,每次听讲人数都达数百人之多,为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做了大量工作。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终止活动。抗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了社务工作,到1947年改名为上海市中医师学术研究会,1951年结束会务,完成了历史使命。
同一张纸,两个证书,实际上同出一门。从一面的上海医界春秋社社员名誉证书,到另一面的上海市中医师学术研究会会员证书,跨越了从1937年至1948年这十一年的艰难岁月。(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贾杨)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39健康网搜狐健康新浪健康网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