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丁甘仁:近代中医教育先驱

时间:2023-06-04 11:51:24 作者:liujian 点击浏览: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有个孟河镇,这座风光秀丽的江南小镇因哺育了马培之、费伯雄、巢崇礼等多位中医大家而闻名于世。我国近代中医教育事业的先驱者、著名中医学家丁甘仁就出生在这里。

年少拜师学医 术高名振沪上

丁甘仁名泽周,字甘仁。他出生的1866年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两年之后,丁家世代克勤克俭积累下的家业在战乱中损失殆尽。丁甘仁6岁入私塾学习,10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在12岁那年家里已无力继续供他读书。父亲想让丁甘仁弃学经商,少年丁甘仁却另有志向,他向父亲提出了学医的请求,父亲欣然同意了。丁甘仁由此走上了拜师学医之路,先是求学于马绍成,又跟费伯雄的弟子丁松溪学习,后来又成为马培之的学生。

1884年,18岁的丁甘仁来到苏州,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在此期间,丁甘仁与名医叶天士、薛生白的温病派门人弟子相来往,在医道上大有进展。然而,他开业行医之初却并不顺利,在苏州得不到发展,丁甘仁便来到当时已是各国通商之埠的上海,经巢崇山推荐,到仁济善堂行医。在上海丁甘仁又结识并求学于安徽歙县旅沪名医汪莲石等名家,学术上受益颇多,医术日趋精湛。

1896年,上海流行“烂喉痧”,丁甘仁医治此症疗效甚好,因而医道大行,名振沪上。丁甘仁医术高超,治疗内外各科的疾病都有良效。不仅上海本地人士争相请他诊病,连侨居上海的外国人也时常求治于他,因而被誉为“术精内外,望孚中西”的医家。

作为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和教育家,丁甘仁不仅有卓越的学术造诣,而且有着高尚的品格风范。丁甘仁特别热心于慈善义举,对于救灾、修桥、养老、育婴等都竭力予以资助,常将辛苦积攒下的诊费慷慨地捐献给公益事业,孙中山曾授予丁甘仁“博施济众”匾牌。丁甘仁精湛的医术和对公益事业的热忱使他在上海乃至全国中医界享有盛望,他参加了中华医药联合会的发起组织工作,担任董事及医部副会长,后又担任了神州医药总会副会长、上海中医学会会长、江苏省中医联合会副会长等职。

创办中医学校 振兴中医教育

在20世纪初的中国,中医正面临着“外见辱于西医,内见轻于政府”的危难局面。1912 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成立了北洋政府。北洋政府对中医极为轻视,同年7月召开的中华民国第一次教育会议,竟未将中医学列入学制体系。北洋政府如此排挤中医,使中医界人士极为愤慨。丁甘仁多次发表演说,呼吁政府对中医和西医采取平等对待的态度,将中医学列入教育体系。然而,中医界这些合理的要求却被北洋政府断然拒绝。丁甘仁深感中医要在逆境中求发展,唯有自强自立,振兴中医教育。经过数年筹备,丁甘仁与夏应堂、谢利恒等人于1916年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并郑重地向世人发表了《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丁甘仁宣言书》。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是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创办的。开办之初,学校没有校舍,就在丁甘仁位于白克路(今凤阳路)人和里的住宅中开学上课。那时,这所丁宅还是丁甘仁诊所的所在地。为办学,丁甘仁已竭尽所能。丁甘仁亲自担任学校总主任,为学校撰写了《药性辑要》《脉学辑要》等教材,还为校舍建设、资金筹措等而殚精竭虑。两年之后,由丁甘仁任院长的南、北广益中医院分别建成,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也由丁宅迁至南广益中医院。1925年,丁甘仁又与夏应堂合作创办了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丁甘仁呕心沥血,终于使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为中国近代中医教育最有名气的学府之一,许多中医名家,如程门雪、黄文东、秦伯未、章次公、王慎轩、张赞臣等,都出于丁甘仁门下,也是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早期学生。

1926年,60岁的丁甘仁又有了一个宏伟的构想。他准备用10年时间,从诊费中积攒出3万元基金,用于扩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然而,丁甘仁未能来得及亲自实施他的计划。这一年的夏天,丁甘仁因繁忙的诊务和其他事务的操劳,积劳成疾。8月6日,一代名医与世长辞。上海各界人士、医校学生和门人弟子近千人为丁甘仁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丁甘仁在繁忙的诊务之外,还悉心教导自己的学生。每天出诊回来已经很晚了,但他仍然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丁甘仁给学生布置的是医论作业,批改时参阅很多医书。据学生回忆,丁先生“宵夜篝灯自予批改,评定甲乙,十余年如一日”。

许半龙是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平时很少主动和丁甘仁接近。他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不久就接到丁甘仁“驰书相招”,要他到上海南市方斜路石皮弄的广益中医院任职,执教于母校。许半龙想到自己在校时很少“请谒”丁师,而丁师却仍然惦念着他,深受感动。后来,许半龙撰著的《外科学大纲》将要出版,请丁甘仁审阅。丁甘仁对书稿大为赞赏,还辞意深挚地写了序言。丁甘仁的褒许再次感动了许半龙。第二年的夏天,许半龙请假短暂回乡,没想到当月丁甘仁就去世了。许半龙在为《丁甘仁医案》作序时写道:“予性疏懒,请谒之日常少。丁师乃不以为慢而优容之,又从而褒许之,今几日耳,深情厚貌,犹在目前,而丁师墓草宿矣。然则予之不能已于言者,盖不惟泰山梁木之悲,亦聊以存知己之感也。”学生对恩师的感情,跃然纸上。

医术独具特色 思想经验传世

丁甘仁以孟河诸医家的医道为根柢,博采众家之长,并结合江南水土气候和人群体质特点,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

在学术上,丁甘仁以整体观念为立论的根本,十分重视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更替、气候变化的关系。对外科的疮疡痈疽等疾病,他很注意内外病因的联系,在局部用药的同时,进行整体调治。在辨证论治上,丁甘仁特别重视邪正关系,认为虚实攻补的关键就在于洞察病证的邪正关系。他对于“烂喉痧”一病的论治,就是基于此而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用药上,丁甘仁吸收了叶天士学派“药量轻灵”的特色,提出并实践了“处方和缓”的主张。纵观丁甘仁医案处方,无不以轻灵见长,所遣药物用量多为3~12克,除非病情需要,很少用峻猛之品。

丁甘仁身后留下了众多的学术著作。在他生前发表了著名的《喉痧症治概要》。连载于《中医杂志》上的《丁甘仁医案》,在他去世后由其子丁仲英、孙丁济万整理充实,于1927年出版。后来出版的还有《诊方辑要》《丁甘仁用药一百一十三法》《思补山房膏方集》《丁甘仁晚年出诊病案》等。此外,《丁甘仁医案》还见诸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苏州国医杂志》等刊物中。

新中国成立后,丁甘仁的医案被多次出版,产生广泛的影响。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将1927年版的《丁甘仁医案》校订后出版。1980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也出版了《丁甘仁医案》。1982年,江苏无锡的知名老中医邹鹤瑜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丁甘仁医案抄本》献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此抄本,于1989年出版了《丁甘仁医案续编》。2000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沈仲理主编的《丁甘仁临证医集》,全书70多万字,全面展现了丁甘仁在内、外、妇、儿、喉各科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成就。丁甘仁医案还有一个版本,是河北省沧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于1974年翻印的《丁甘仁医案》。

丁甘仁一生对于中医事业作出的贡献,为中医史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丁甘仁之子丁仲英、孙丁济万亦为知名医家。孟河丁氏三代皆为名医,蜚声海内外,为弘扬中医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丁甘仁之曾孙丁景源亦为旅美医家。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的大批毕业生以及丁甘仁留下的丰厚学术著作,对中医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就更为深远了。(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中云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39健康网搜狐健康新浪健康网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