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正骨名医刘寿山与北京针灸传习馆

时间:2023-07-21 21:06:05 作者:liujian 点击浏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珍藏着一张中医结业证书,证书内容如下:

学员谷学成,性别男,年十七岁,系山东省福山县人,在本馆附设正骨班四期,学习期满,测验成绩合格,特发给结业证书,以资证明。

北京针灸传习馆

讲师:刘寿山 朱格一

公元一九五七年一月


北京针灸传习馆颁发的结业证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藏。

证书上盖有“北京针灸传习馆章”的红色印章。这样一张证书,向我们传递了很多信息,体现了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拘一格培养中医人才,北京针灸传习馆就是当时成立的中医学习班之一。

当时在京城赫赫有名的中医正骨医师刘寿山、朱格一,有感于当时北京缺医少药的现状,希望为北京培养有用的中医师,弘扬中医学而办学习班。所以,在当时,只要有人介绍,有保人,不限年龄,均可学习。正因为这样,学习班的学员的成分比较复杂。不仅有学生,有旧军政人员,还有工人和农民,甚至还有一些文人学士。如革命作家萧军以及投诚起义的原国民党张家口城防司令慕辛野等人。

有人曾讲述了当时北京针灸传习馆上课的情景:首先,在正式上课之前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每位参加学习的学员,都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扶伤救危”。接着刘寿山先生严肃认真地讲一些医德和要求。他说:“就医德而论,无论病家大小贫富,有请便往,勿得迟延、厌怠。药金不计较轻重,一律尽心施治。”刘寿山问大家能否做到?大家同声说道:“能!”刘寿山先生听后非常兴奋。虽然,刘寿山的话语不多,但却掷地有声,简单深刻,让人终生不忘。

教学中,刘寿山强调中医学的整体观点:“伤虽在于外,病已及于内,伤虽在于筋骨,病已及于血气。所以治外伤,当明内损,治筋骨当虑血气。每临一证,既要看患者是青年、老年还是妇女,也要知其是脑力劳动者或体力劳动者。因其体质不一样,青年气血充盈,老年气血渐衰,妇女犹有经产的特殊生理,动脑者多缺乏锻炼,体力劳动者形体坚实,等等。这样,受伤必因其体质不同而各有所异,或气滞而血凝,或气溢而血瘀,或气亏而血少,或气虚而血滞,必随其虚实之所在,而施轻重疾徐之手法。药物治疗一般又常有共性,早期活血化瘀,通畅血脉,中期和营顺气,调其气机,后期强壮筋骨,促进康复。伤筋者,看对骨骼有无影响;折骨者,察其所属筋膜之是否扭戾。”正是刘寿山这种正确的教学方法,为中医骨科事业培育了大量的有用人才。

作家萧军后来征得刘寿山先生的同意,把自己的学习笔记与刘寿山的简略讲义,整理成“刘寿山正骨经验讲义”,为此刘寿山非常感谢。

刘寿山还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有着一段渊源。他于1958年1月经北京市公共卫生局介绍,来到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创办了骨伤科,从而结束了悬壶济世的郎中生活,并在以后的岁月中为高等院校培养正骨科人才倾尽了毕生的心血。(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郗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39健康网搜狐健康新浪健康网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