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熺:汇通中西 引痘战疫
天花,又名“痘疹”“痘疮”,是一种烈性瘟疫,具有高传染性、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特点,尤其对儿童的伤害最为显著,民间有谚语云“生娃只一半,出花才算全”。
在中国与天花斗争的历史中,清嘉庆、道光年间广东人邱熺善于接纳新鲜事物,敢于尝试,援引西方牛痘接种术,为中国人免去天花痛苦带来福音;他结合中医药学理论阐释、推广牛痘接种,为中国战胜天花作出突出贡献,书写了中国战疫史上重要的一页,被誉为“种痘先祖”“南粤种痘第一人”。
偶遇牛痘 弃商从医
邱熺(1773—1851),字浩川,西方人称其为“长头医生”(Dr.Longhead)。邱熺出生于广州荔枝湾附近,清朝时期这一带隶属广州府南海县,周围的十三行是繁华的商业地带,幼年开始他就颇受当地浓厚商业氛围的影响。邱熺天资聪颖,年少读书时,深受老师的器重,成年后因科考不顺,遂至澳门谋求生计,担任英国东印度公司澳门商馆买办,踏上经商的道路。
在澳门期间,邱熺遇到了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1805年,澳门商人的“希望号”商船从马尼拉回到澳门,带来了英国人詹纳发明的牛痘苗。东印度公司立即采取行动,安排外科医生皮尔逊为人们接种牛痘防治天花。正在澳门的邱熺听闻此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此时他已经32岁且一直未出过天花,“人生必出一次痘”“成人而痘,十无一生”是当时人们的常识,但是具有广东人务实、敢为人先精神的邱熺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大胆尝试,以身试痘,获得成功。接着他动员家中戚友接种牛痘,亦全部安全接种,于是他更肯定了牛痘术的确切效果,增加了学习牛痘术的信心。
在行商郑崇谦的资助下,邱熺跟随皮尔逊医生学习种痘,很快就成为皮尔逊的得力助手,往返澳门和广州为人接种。自此邱熺由商人转行成为中国最早的牛痘接种师,迈向救治苍生的大医之道。
勤学医术 设局救世
邱熺非常善于学习,在跟随皮尔逊期间,就十分留意观察皮尔逊种痘时的握刀动作、方向、力度等,通过不断地实践,掌握了这些技术,特别是对于切口的深度、大小把握尤其精准,以致后来他的学生张崇树发现总没有“先生所种之痘美且好”。
邱熺还善于思考,为保障接种成功,邱熺创新了皮尔逊的接种方法,如用多切口植入痘苗替代一个切口接种,并提出补种的方法等。皮尔逊曾夸奖邱熺:“他的方法、判断力和坚定不移的品格,使他在种痘事业上特别出色。”
1810年由广州十三行商人捐资成立广州牛痘种痘局,邱熺凭借高超的技术成为痘局首席种痘师,主持种痘局事务,为人免费种痘,长达40余年。
痘局初设之时困难重重,早在牛痘术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从明朝开始就已经发明人痘术防治天花,至嘉庆年间,人痘术安全性、有效性已有极大提升,人痘接种师担心牛痘术会夺其利,故排斥、诋毁牛痘接种;同时普通百姓由于对这一西方传入技术的效果存在疑虑,亦不敢贸然接种,因此民间推行牛痘接种一度受到颇多阻力。
面对这些难题,主持痘局的邱熺反复琢磨,采取了诸多措施:一方面在商行的大力资助下,免费为街坊四邻种痘,甚至还倒贴“果金”(感谢费)吸引百姓种痘,这与人痘师种痘收取高额诊金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为了让中国人了解并接受牛痘术,从未习医的邱熺开始钻研中医,从中国人熟悉的中医角度来认识和诠释牛痘术,将牛痘术“本土化”,编成《引痘略》一书,自己出资印刷免费赠与民众学习,以消除对牛痘术的顾虑,提升牛痘接种术的可信度。此后,来痘局种痘者络绎不绝,邱熺声名远扬,曾国荃、阮元等权贵纷纷邀请其为孙辈种痘。在《引痘题咏》里专门收录了116人所题写的诗文,表达对邱熺医术的赞颂。
著书授徒 推广痘术
邱熺在总结牛痘接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对牛痘术作了理论上的阐释,于1817年撰写《引痘略》。这是中国人详细记述牛痘接种方法的第一本著作,其内容详细,论述精当,可操作性强。
《引痘略》包括《引痘说》《首在留养苗浆》《次在认识疯疾》《引泄法》《度苗法》《出痘时宜辨》《出痘后须知》7篇,不仅介绍了牛痘术的发明过程,阐述了牛痘接种的种种细则,还对接种方式、接种部位等都配有图片帮助人们理解。
牛痘术为西方传入医学技术,邱熺运用中医理论对其进行阐释,使其完全融入中医文化。传统中医认为天花源于胎毒,需要引毒外发,邱熺借用这一原理来阐释牛痘接种,故将书名取为“引痘”二字,云“凡种痘,皆用引法,而引毒从皮毛血脉肌肉筋骨同时而出,则牛痘为最捷也”。邱熺还发挥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中“望”之临床技巧,重视“看痘”技术,注重从痘形、痘色来辨识,有意识地将中医之法带入牛痘接种。邱熺对接种后的护理提出了中医解决办法,如种痘后出现痘破损、痘溃烂、痘破不愈合症状,可用绵茧散、灰草散、生肌散等进行中医治疗。
《引痘略》在总体编纂上尊重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习惯,在介绍西方医学技术的同时,注重与中医理论结合,虽然从现在看来,其某些理论有些许牵强附会,但是符合当时人们的认知习惯,有利于消除人们的疑虑和误解,有利于牛痘术的推广。《引痘略》出版后100年间,再版达50多次,迅速推动了牛痘术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应用和普及。
为了医术后继有人,邱熺将种痘术传于长子邱昶,在其年迈时,邱昶代父进京,将牛痘术传至北京。随着邱熺种痘的名气扩大,陈碧山、廖凤池、谭服思、张崇树等也纷纷从全国各地慕名来学习,邱熺竭尽所能,将医术全部倾囊相授。这批学生学成之后,推动了牛痘术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邱熺是中国最早学习和传播牛痘术的医家,他用中医理论阐释和推广西方医疗技术的做法,推动中西医学交流。他的高尚医德和历史功绩亦值得人们铭记。(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陈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