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结缘的《医心方》
日本医药学家丹波康赖(912—995年)用汉文编纂的《医心方》一书,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养生疗疾著作。与中国结缘的《医心方》,因保存了唐代以前大量中国医药典籍的原文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用汉文著书的日本汉方医学世家
有观点认为,丹波康赖是中国晋代移居日本的汉人后裔,融入当地文化后,其家族一度使用“坂上”作为姓氏。该家族传承汉文学养,每代都有人继承家传的中药、针灸等医术,在民间行医。
公元10世纪中叶,医道精深、医术纯熟的坂上康赖,多次治愈皇室成员的疑难病症,被委任为宫廷侍医,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等官职。日本永观二年(984年),坂上康赖撰成宫廷医药秘籍《医心方》后,圆融天皇向其赐姓“丹波宿祢”,其家族随后便以“丹波”作为姓氏。
从丹波康赖以《医心方》确立了自己在日本汉医学界的地位开始,到19世纪明治年间,丹波家族在医药学领域始终人才辈出,他们的医道和医术为时人所推崇,他们留下的著述为后人所景仰。他们这个家族以汉文学养、岐黄之术作为传家之本,一脉相承,绵延900年而不衰。
生活于11世纪的丹波康赖玄孙丹波雅忠,也是一位名满扶桑的宫廷侍医,在民间有“日本扁鹊”之称。其著述主要有《医略钞》《医心方略》《医心方拾遗》等。后两部方书,与丹波康赖的《医心方》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18世纪中期,丹波康赖29世孙丹波元孝改姓氏为“多纪”。此后,多纪家族以医为业的子孙为了不忘自己是丹波康赖的后人,依然经常使用丹波这个姓氏,因此在文献中这个家族又被写作丹波(多纪)家族。
由18世纪后半期开始,丹波(多纪)家族在汉医学教育、著书立说方面贡献卓著。明和二年(1765年),多纪元孝创办汉医学教育机构跻寿馆。传至其子元德时,幕府将跻寿馆改制为官办医学馆,馆长职务由多纪家族世袭。医学馆不仅培训汉医学人才,而且从事古籍校刊和注释、医书编撰。18世纪末期以后,以丹波(多纪)元德等为核心形成了与后世派、古方派相并立的日本汉方医学第三大学派——折衷派。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丹波(多纪)家族的元德、元简和元胤、元坚祖孙三代用汉文编撰出版了一批以“丹波”姓氏署名的医著,进一步强化了该家族的影响力。这批著作包括丹波元德的《医家初训》,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枢识》《伤寒论辑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脉学辑要评》,丹波元胤的《医籍考》《难经疏证》,丹波元坚的《素问绍识》《伤寒论述义》《金匮要略述义》《杂病广要》等。
《医心方》漫漫千年流传历程
在日本皇室的敦促和支持下,丹波康赖由天元五年(982年)开始广搜医籍,精挑细选,仿照中国唐代王焘《外台秘要》的体例,使用汉文编纂实用医书《医心方》。丹波家族后人解读书名,认为其先祖意在强调医者修心才能用好药方。
《医心方》共30卷,按照治病大体、针灸孔穴、内科杂病、外科病证、外伤、服石、妇产病、占候、小儿病、延年和断谷术、养生导引、房内、饮食禁忌、食疗本草的顺序,选编唐代以前中国医书的相关内容,其重点是各科方剂,大多为单验方或药味较少的复方。从公元984年丹波康赖完成书稿开始,《医心方》走过漫漫千年的流传历程。
据日本医史研究者考证,《医心方》成书时有3部抄本,参与誊抄者较多,因而书写风格有所不同。进献皇室的第一部抄本称为“秘府本”或“御本”,整体而言笔迹端正严谨,有晋、唐书风。天皇将此抄本交由宫廷中专门收藏图书和文件的秘府予以保管。藏之秘府,是《医心方》的荣宠;但实用医书锁在深宫而未予刊行,也是它的厄运。正如19世纪《医心方》安政版序所云:“秘府所藏,人间莫得为。加之保、平以还,兵燹相踵,是书若存若亡之间者,盖数百年矣。”永禄三年(1560年),正亲町天皇将已在秘府中秘藏了470多年的这部手抄本赐予属于另一个宫廷侍医家族的半井瑞策,秘府本由此变成“半井家本”。
第二部抄本呈交辅佐天皇主持政事的太政大臣藤原赖通,因藤原家族在京都地区宇治建有别墅,这部抄本被称为“宇治本”。后来宇治本失传,依据该本誊抄而成的再抄本由京都仁和寺收藏,称为“仁和寺本”。
第三部抄本由丹波家族留存自用,世代相传,称为“医家本”。
宽政三年(1791年),丹波元德遵其父遗愿访求他本《医心方》以修补残缺不全的自家留存本,然而所获仁和寺本也是残卷,“学者仍憾不得窥其全豹”。安政元年(1854年),幕府得知半井家存有《医心方》完整抄本,协商借出,交由多纪元坚、多纪元昕叔侄领衔校勘。安政六年(1859年)年底,多纪元琰、多纪元佶等人进行复校。万延元年(1860年),江户医学馆以模写的半井家本《医心方》为底本,木板刻印问世。因其校勘于安政年间,世称“安政版”。1982年,《医心方》成书1000年前夕,日本文部省文化厅购入半井家本《医心方》,两年后将其认定为国宝,交由东京国立博物馆珍藏。
清代光绪年间,《医心方》安政版传入中国。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安政版《医心方》。迄今为止,中国已有多家出版社出版了经过校注或点校的排印版《医心方》。
保存中国医籍诸多佚文
丹波康赖编纂《医心方》的起始年份公元982年,对应于中国的北宋太平兴国七年。日本皇室藏书场所虽然在公元875年遭遇一次火灾,但尚残留一部分古籍。另外,一些寺院书库和皇亲贵族家庭藏书中也有数量可观的医书。丹波康赖凭借宫廷侍医、典药头(相对于中国的太医丞)的特殊地位多方搜求、借阅来自中国的汉文医书,将相关内容写入《医心方》。
据中国的古医籍研究者统计,《医心方》全书共引用医药、非医药书籍204种,分列条文10877条,除引用朝鲜医书2种6条外,其余全部引自中国医籍。很多在中国已经亡佚的医籍,可以在《医心方》中看到部分佚文。
以《医心方》卷第二十八“房内”为例。该卷共录引中国医书33种,其中多半已经失传,如《素女经》《玄女经》《彭祖经》《养生要集》《玉房秘诀》等。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中国古代房内考》一书中说:“该卷内容全是有关房中术的引文,它们摘自许多中国古书,其中包括房中书、古医书、相书和医方等。由于这些书大部分已无处可寻,所以此书具有无法估量的文献价值。”
丹波康赖对中国医书的录引原则是“原文照录,不做修改”。高罗佩非常赞同这种做法:“丹波康赖是个最认真的学者……即使是明显的讹文和重出之文也不加改动……他用眉注说明讹误之处,以保持原文的本来面目。因此,这一文本保存了唐代原本的所有特点。”
《医心方》保存了许多失传中国医书的佚文,以及一些存世中国医书未经刻意“校正”的原文。当代研究者不仅将该书用之于辑复《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唐本草》《本草拾遗》《小品方》《集验方》等医籍,而且用之于研究《玉函方》《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等医书的版本、原本文字等。《医心方》在目录学研究、辑复失佚的唐代以前文献、校勘现存古籍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常东旭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 王续琨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