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别有趣味的唐代文人种药诗

时间:2024-03-02 16:03:52 作者:liujian 点击浏览: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创造的顶峰时期,诗词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多视角、多场景地对社会生活做了艺术描摹。笔者统计,唐代的涉“药”诗有1500余首,知名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等均有该类作品。在涉“药”诗中,包含许多以“种药”“药圃”“药园”等词汇入诗的种药类诗词。这些诗词作品,理应视为中国药材种植史的特殊史料。

杜甫:种药多自用

素享“诗圣”美誉的唐代诗人杜甫(712—770年),为后世留下1000多首现实主义诗歌作品。他的40多首包含“药”字的诗作中,不乏与种药相关的篇什。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季,杜甫辞去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境内及周边地区)司功参军之职,携家眷一路奔波来到陇右道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想在此地找个隐居之所。由于命运坎坷、体弱多病,杜甫经常需要服药。在《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六、其二十中,杜甫写到“采药”“晒药”之事:“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在游览秦州太平寺时,杜甫对神奇的泉眼情有独钟,想象着盖好房舍之后,将泉水引入自家宅下、浇灌药圃的未来生活场景:“何当宅下流,余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太平寺泉眼》)

在秦州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和亲友帮助,杜甫一家不得不在几个月后离开此地,于乾元二年岁末来到蜀地成都。次年春季,他依靠友人的资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成称为“草堂”的几间茅屋,在茅屋旁边开垦出一片药圃。“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高楠》)药圃旁边,还种些瓜果菜蔬,“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有客》)。客人来访时,采摘菜蔬招待他们,同时还可以请他们观赏药圃中的花草:“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宾至》)在裴冕、严武等政界友人的关照下,杜甫在成都度过了两年多相对安定的田园生活。“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秋雨叹三首》)草堂药圃中,栽种了决明子、甘菊、黄精等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夏季,一直给予杜甫多方照顾的成都府尹、剑南节度使严武奉调回京,杜甫一家为躲避蜀地兵乱而离开成都寓居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在梓州的一年半中,杜甫尽管再受远游颠沛之苦,加之年老多病,却依然不忘在居所周边种些常用的药材:“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远游》)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季,严武再度入蜀担任成都府尹和剑南节度使,邀请杜甫来节度使署任职。此时,杜甫正准备由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顺江而下离开蜀地,接到严武的书信后,他决定返回成都草堂。杜甫在归途中创作了《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有云:“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离开草堂后常常担心沙岸崩塌,损坏药圃围栏,现在恐怕连同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他盘算着回到草堂后,如何让新栽的松树快速地长成千尺高树,下决心将到处乱生侵蔓的恶竹统统砍掉。杜甫的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种药情结”“药圃情结”。他种药为的是治疗自己的“衰病”之体,同时通过种药想到“衰病”的社稷,在动荡的生活际遇中静候每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远游》)

柳宗元:种药解心忧

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领军人物柳宗元(773—819年),21岁进士及第,32岁时在礼部员外郎任上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地处湿热的亚热带地区,瘴疠之气较重。柳宗元自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底抵达永州,在此居住了9年多,他因水土不服而经常患病,“炎昏多疾,气力日劣”(《与裴埙书》),“痞结伏积,不食自饱”(《寄许京兆孟容书》)。在永州的最初几年,柳宗元在临时居所龙兴寺周边栽竹、种花,通过放松性体力劳动缓解“重膇”(足肿)等病患带来的痛苦,同时也美化了生活环境。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柳宗元在永州西郊潇水西岸购地修筑了愚溪家园,在其庭院里植树、种药、种菜。他借助已有的医药知识,依据自身治病保健的需要,选择药材栽培品种。读柳宗元种药诗可知,他在药圃中栽种了多种植物药。其中《种术》《种仙灵毗》《种白蘘荷》三首五言古风种药诗,分别述写种植术(白术、苍术)、仙灵毗(淫羊藿)、白蘘荷(阳藿、覆苴)3种草药的过程和感受。这些药材有健脾益气、燥湿除痹、祛风止痛、补肾壮阳等功效,对于身体孱弱、未老先衰的柳宗元来说属于对症之药。一些研究者认为,柳宗元种药有治病的初衷,但更为明显的是,他期冀着在栽种药草、与人交往中调适情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仕途坎坷、处境艰难所带来的心忧。

柳宗元的种药诗,写到诗人登山采挖药苗的艰辛:“东山幽且阻,疲苶烦经过”(《种术》),“崎岖乃有得,托以全余身”(《种白蘘荷》);写到诗人栽药、收药、晒药、杵药劳作中的心情:“违尔涧底石,彻我庭中莎”(《种术》),“晨起自采曝,杵臼通夜喧”(《种仙灵毗》);同时还写到诗人与当地人士友好交往、获得善意帮助的愉悦神态:“门有野田吏,慰我飘零魂”(《种仙灵毗》)。“晨步佳色媚,夜眠幽气多。离忧苟可怡,孰能知其他。”(《种术》)在心情沉闷的贬居岁月里,种药是一件乐事,种药劳动及其所营造的自然环境和人际交往氛围,冲淡了柳宗元心中的烦忧和凄苦。(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续琨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39健康网搜狐健康新浪健康网易健康